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时,关于殡葬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逝者和家属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群众认为生态葬就是“薄葬”,与传统孝道文明相悖。 实践中该如何更有效地推广节地生态安葬,让祭扫活动回归自然、回归本源?法治经纬版今天推出特别报道,以期推动绿色殡葬蔚然成风。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赵丽 陈磊 一朵花、一张船票,便是送别。 这段时间,北京市民钱华(化名)一家正在等待为家里的第三位离世亲人进行海葬…
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时,关于殡葬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逝者和家属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群众认为生态葬就是“薄葬”,与传统孝道文明相悖。 实践中该如何更有效地推广节地生态安葬,让祭扫活动回归自然、回归本源?法治经纬版今天推出特别报道,以期推动绿色殡葬蔚然成风。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赵丽 陈磊 一朵花、一张船票,便是送别。 这段时间,北京市民钱华(化名)一家正在等待为家里的第三位离世亲人进行海葬…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供应链保障能力明显改善,一二三产融合水平持续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百亿龙头、千亿集群、万亿产业”的地方特色食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员流动,不少地方特色食品在国内甚至海外声名鹊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地方特色食品虽然“天生丽质”,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