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时,关于殡葬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逝者和家属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群众认为生态葬就是“薄葬”,与传统孝道文明相悖。 实践中该如何更有效地推广节地生态安葬,让祭扫活动回归自然、回归本源?法治经纬版今天推出特别报道,以期推动绿色殡葬蔚然成风。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赵丽 陈磊 一朵花、一张船票,便是送别。 这段时间,北京市民钱华(化名)一家正在等待为家里的第三位离世亲人进行海葬…
编者按 又是一年清明时,关于殡葬的话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逝者和家属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群众认为生态葬就是“薄葬”,与传统孝道文明相悖。 实践中该如何更有效地推广节地生态安葬,让祭扫活动回归自然、回归本源?法治经纬版今天推出特别报道,以期推动绿色殡葬蔚然成风。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赵丽 陈磊 一朵花、一张船票,便是送别。 这段时间,北京市民钱华(化名)一家正在等待为家里的第三位离世亲人进行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