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施行、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等上榜
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发布
2月16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青年报社联合发布“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包括:《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北京市举办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北京市传统地名保护迈出坚实步伐;“时间的故事”沉浸式数字展亮相鼓楼;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西城区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延庆古村落遗址”亮相2022冬奥会。
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适逢北京建都870周年,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全面系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继续关心、支持、参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共同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看点介绍
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
1.《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这是北京市首部为保护特定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明确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定义、保护对象、保护要素和保护原则,政府责任和保护管理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确立了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制度,加强了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展示和活化利用,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2.北京市举办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
包括举办“名城保护·大家谈”、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话会、“一脉传城·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座谈会”等活动,发布《2021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大事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汇编集(2013年—2022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键词(汉英对照)》等。
3.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包括3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53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相关的史迹、实物和纪念设施构成了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的主体,充分体现了红色文化融入北京城市基因、构成北京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
4.北京市传统地名保护迈出坚实步伐
3月,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一批)正式公布,包括砖塔胡同、史家胡同等598处历史传承稳定、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地名。11月,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二批)公示,其中包括许多新中国成立后命名的街巷道路名称,如北京站街、体育馆路、展览馆路等,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时间的故事”沉浸式数字展亮相鼓楼
东城区利用科技手段积极助力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阐释和公众参与,充分利用鼓楼内古老券洞空间,通过新型的多维感官沉浸和丰富的交互体验引领观众在时间与空间、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中,发现文物古迹的无穷魅力。
6.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西城区第二批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杨椒山祠、绍兴会馆等9处腾退文物建筑确定利用单位及利用方向并向社会公布。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有情怀、有专业、有实力的社会机构参与到文物保护利用中,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7.西城区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
持续举办西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年会、“白塔夜话”、规划设计大师营等活动,推出“京剧发祥地之旅”打卡线路,持续实施“四名汇智”计划,启动“小而精、小而美”特色校建设,进行名城相关主题文艺创作,开展红色文化研究,打造非遗文化盛宴,通过“会馆有戏”“四节一日”等向公众展示老城保护成果,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名城保护。
8.“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
展览汇集全国十余家知名文博单位的171件/套展品,首次以文物为载体系统讲述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古典园林集群在选址、营建、造园艺术、历史功能及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并运用大型弧幕投影、动画等,给公众以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9.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为迎接2023年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充分发挥昌平区作为北京“三条文化带”唯一交汇区的资源优势,深化明史明文化研究,明文化论坛致力于推动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以历史塑形,为文化铸魂,聚力激发明文化活力新生。
10.“延庆古村落遗址”亮相2022冬奥会
位于延庆冬奥村内的小庄户居住遗址,建于清代。在延庆冬奥村的营造过程中,有关方面将古村落遗址“修旧如旧”原地展示,成为村内的独特景观。遗址于2022年冬奥会期间亮相,丰富了延庆冬奥村的人文内涵。
报道回顾
1.《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
2022年7月26日,北京青年报推出报道《正阳门箭楼南望景观视廊将推进整治》,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进行了详细报道。《条例》经过3次审议,汇集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智慧。《条例》明确了谁来保护北京中轴线、怎样保护北京中轴线、如何让中轴线活起来等内容,也给出了具体路径,包括历史建筑的腾退、设立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等。《条例》还专设“传承利用和公众参与”一章,明确了遗产保护的公众参与机制。在中轴线申遗驶入快车道之际,《条例》的施行,为中轴线申遗保护提供法治保障,也从地方性法规层面给出了顶层设计。此外,2022年北京市继续推进万宁桥修缮和环境整治以及地外大街环境整治、正阳门箭楼南望景观视廊整治等项目,同时,以环境整治带动业态提升,促进文物活化利用。
2.北京市举办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
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系列活动
2022年11月7日,北京青年报推出报道《本市历史文化街区数量居全国前列》,在纪念国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暨北京成为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之际,系统报道了2022“名城保护·大家谈”活动。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已划定了四批次共49片历史文化街区,公布了三批次共1056栋(座)历史建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此外,首规委办正在研究制定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的工作意见,破解首都功能核心区部分文物不合理利用、保存状况欠佳、周边风貌不协调、活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可开放、可展示、可交流、可感悟,重拾城市记忆。
3.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
2022年12月29日,北京青年报推出《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公布》报道,介绍本批次“名录”具体内容及“三个突出”特点。据介绍,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涵盖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包括3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和53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北京市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突出建设成就、突出首都特点、突出类型全面。
4.北京市传统地名保护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11月30日,北京青年报推出《核心区513处传统地名拟列入保护名录》报道,详细介绍了被列入第二批保护名录的核心区513处传统地名,充分体现出“厚古不薄今”的特点。据介绍,本批次公布的地名时间涵盖明清民国直至20世纪70年代,尤其新中国成立后命名的街巷道路名称比例大增,充分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5.“时间的故事”沉浸式数字展亮相
2022年8月27日,北京青年报推出报道《鼓楼修缮后已全部向观众开放“时间的故事”展陈昨起试运营》。报道全面介绍了“时间的故事”沉浸式数字展的内容,将历史传承与现代科技交融的沉浸式展览生动地呈现给观众。展览生动展示中轴线沿线古建筑的魅力,推动周边街区的综合整治和有机更新,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新模式。
6.文物活化利用新路径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021年9月22日,北京青年报推出半版报道《文物活化利用探索“揭榜挂帅”机制》,全面报道了10个活化利用文物建筑项目。据介绍,整个西城区属于老城区的大体上要占全区的62%左右,历史文化街区大约占到26%,面积在全市最大。同时,西城在推动老城保护复兴方面面临着人口密度大、基础设施承载弱、产权利益协调难、资金平衡压力大等难题。为此,西城区在街区保护更新、文物活化利用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实施了一系列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微改革、微创新”举措,在文物活化利用上探索建立起“揭榜挂帅”机制,努力让更多文物“活起来”。而第二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所有社会机构均需通过公开竞争方式获取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
7.西城区持续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力度
2022年8月21日,北京青年报推出《“京剧发祥地之旅”推出南北两条线路》报道,通过行走“京剧发祥地之旅”南北两条线路,游客不仅可以穿越百年前京剧名伶的聚居地,也可以打卡著名京剧地标,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文化。而“京剧发祥地”的品牌打造突出了西城区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工作。据介绍,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高西城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西城区于近年着力打造“京剧发祥地”文化品牌,以带有京剧标志意义的人、地、物为载体,丰富发展京剧艺术内容。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更多百姓接触、接受、接力京剧文化,在京剧历史文化挖掘、传承创新方面走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第一步。
8.“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举办
2022年9月28日,北京青年报推出《精品文物专题展“园说Ⅳ——这片山水这片园”在颐和园博物馆开幕》报道,详细介绍展品情况及展出亮点。园说Ⅳ汇集了颐和园、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15家文博单位提供的各类展品171件/套、资料品32件/套,系统讲述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历史名园集群在选址、营建、造园艺术、历史功能及保护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步入核心展区,一幅弧幕动画出现在眼前,画卷以北海为起点,沿途经过历代帝王庙出阜成门,经畅春园基址到圆明园,终止于香山的静宜园。游客跟着动画中清代官员的步伐行进,遍览“三山五园”,享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动画以《香山路程图》为蓝本进行数字化处理,突出描绘御路、桥梁、村镇、津渡、驿站、塘铺、衙门,反映了古今交通道路的传承与变迁。
9.首届明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2022年12月10日至11日,北京青年报推出四个整版报道:《明文化论坛举办 十大看点精彩纷呈》《追访文化昌平如何塑形铸魂》《品明说史看未来 文化+凸显发展观》《以明论道说昌盛 文旅融合新水平》,全面系统报道首届明文化论坛盛况,并深入挖掘昌平区推动明文化研究交流、活化利用、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北青报记者全程跟踪报道首届明文化论坛,梳理专家精彩发言,展现明文化深厚内涵。北青报记者实地探访论坛举办地,带领读者听论坛、看展览,感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明文化论坛。此外,追访昌平区深入挖掘明文化精神内涵,不断提升与丰富文化供给,推动文旅融合,不断擦亮历史文化“金名片”。
10.“延庆古村落遗址”亮相2022冬奥会
2022年4月23日,北京青年报推出《延庆奥林匹克园区4月29日开放 八达岭夜游产品将于4月30日至10月6日每周五周六及节假日开放》报道。北青报记者实地探访延庆古村落遗址,坐落在海陀山下、海拔在1000米左右的小庄户村遗址与山林中的冬奥村建筑浑然一体、巧妙融合。漫步其中,感觉时光穿越,丰富了冬奥村的人文内涵。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经过前期的历史调查与文物认定,小庄户村遗址实施了文保工程,并向公众开放。值得一提的是,本着最小干预的文保原则,施工方未对遗址做大的扰动,仅仅是将石头归位、整理出轮廓,对村民走出的路进行规整,基本展示出遗址原貌,并让文物遗址与冬奥村自然融为一体。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解丽 王斌 崔毅飞 蒋若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