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江门2月22日电 题:拾童趣、品美食:广东台山“鳅”烧味爽
作者 李晓春 郭军
时下,在广东江门,“捉泥鳅”常见于商场、景区、农庄推出的亲子类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其乐无穷。而对在农村长大的“50后”“60后”甚至“70后”来说,野外的溪、沟、渠、河、湖,才是他们当年捉泥鳅的主场,那段记忆里深藏着一份童趣和一丝乡愁。
据介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广东台山农村,泥鳅与黄鳝常见于灌溉用的水渠(当地称之为“水圳”)。村民中不乏捕鱼能手,渔获随手可得,甚至不借助任何工具,徒手捉也能收获满满。
“我记得小时候,村口那条水圳,每逢(早晚造水稻)放水耙田、插秧阶段,在圳口或圳底少水的地方很容易捉到泥鳅,可用竹编的‘篸仔’捞、空手捉或用自制的短柄小鱼叉插。”2月18日,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50后”台山乡亲宏叔跟中国亲友微信聊天时说道,当年捉泥鳅十分容易,但由于煎泥鳅费油,导致多数泥鳅成了家禽的口粮。
“本地的野生泥鳅,鱼身细、短且一般会散布有黑色小斑点,背鳍、尾鳍的边缘呈淡淡的橙黄色或金黄色,一旦受到惊吓,会有上下快速游走的应激反应。”台山三合镇年逾八旬的伍大爷介绍,在野外,泥鳅受惊后容易往水下的泥底钻,而且会顺势把水搞浑,但其有晚上在水底栖息的习性,用灯光一照就能发现。
在台山乡镇的茶楼饭馆,每天饭市推出的泥鳅焖花生、生焗泥鳅煲、香煎泥鳅、椒盐泥鳅、泥鳅芫荽豆腐汤、泥鳅冬瓜汤、泥鳅腐竹汤等菜式,很有当地乡味特色,若选用野生泥鳅烹制,出品更受追捧。
“煎泥鳅,需用小火煎制,要有点耐心,才能煎得好。”台山水步镇从事餐饮业三十多年的刘师傅介绍,刚煎好的泥鳅酥香扑鼻,搭配些提前炸熟的花生食用,风味更佳。如今,部分食肆为了出品高效,直接用油炸的方式代替小火煎制,口感完全不同。
“我每次来这吃饭,一见有野生泥鳅,就想吃生焗泥鳅煲。用柱侯酱焗出来的味道,特别鲜香。”2月19日,在台山四九镇禾味农家饭店用餐的食客赵先生表示,养殖泥鳅同野生泥鳅有明显区别,养殖的个头比较匀称且骨头吃起来偏硬,而野生的大小不一且骨头吃起来偏软。
在台山的菜市场中,野生泥鳅供不应求。“近期,野生泥鳅价格在每公斤100元至140元人民币之间。货多时,可按客户要求略作挑拣。货少时,不会摆出来卖,毕竟连供应茶楼都不够。”台城街道富城市场一鱼贩透露,如今市场上虽有养殖泥鳅销售,且价格相对便宜,但当地人更喜爱野生泥鳅。
“我妈喜欢将煎过的泥鳅煲汤,煲腐竹、白萝卜、菜果、冬瓜、节瓜等,既可当菜,又可当汤。”台山“90后”市民许女士说,老一辈人把野生泥鳅比作“水中人参”,据闻用其烹汤有增强免疫力、改善贫血、补肾壮阳、预防心脑血管病等食疗功效。
“在台城大亨一家茶楼,平日有‘泥鳅煮酒’供应。”台山美食爱好者黄先生推荐说,泥鳅煮酒是一道滋补特色汤品,喜欢吃猪腰煮酒、鸡子煮酒的食客,值得前去体验一番。
近期,内地电视剧《狂飙》热播,让取景地台山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剧中出现的美食和食肆备受关注,已在台山乃至江门五邑地区掀起一波美食打卡热潮,带旺了当地餐饮和旅游业。(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