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奋斗者|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择一事终一生 是我的荣幸

2023年3月10日 82点热度 0人点赞 0条评论

  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眼中,莫高窟风沙防治的历史,就是莫高窟守护者几代人如胡杨般扎根沙海的真实写照。“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十六个字的莫高精神,将与莫高窟所承载的人类文明相伴相生。

  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做客新华网两会特别访谈《新征程·奋斗者》,为我们讲述风沙中的文物保护故事。

视频:新征程·奋斗者|全国人大代表汪万福:择一事终一生 是我的荣幸来源:新华网客户端

  以下是本次访谈精彩问答:

  新华网:在敦煌保护文物,是种什么体验?

  汪万福:文物保护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在过程中能找到很多乐趣。敦煌莫高窟风沙防治的历史,是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的真实写照,也是一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莫高窟人与风沙抗争的“马拉松”赛。

  新华网:您在敦煌研究院进行文物保护的这31年,见证了莫高窟的哪些发展历程?

  汪万福:敦煌研究院从艰难起步到曲折探索,再到蓬勃发展,80年来经历了看守时期、抢救性保护时期、科学保护时期,现在进入了预防性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并重的新阶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莫高窟下层洞窟全部是积沙,常书鸿先生等第一代莫高窟文物保护人日常的工作就是清理积沙。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集工程学、生物学、化学等多层次的综合防护体系。文物保护也已经不再仅仅是文物管理部门的事情,而是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已经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自信的重要工作。

  新华网:干旱、多风沙的环境给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带来了哪些难点,如何解决这些难题?

  汪万福:干旱少雨是莫高窟能够保存至今日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但这样的环境也给莫高窟的保护带来诸多问题。风沙一直是威胁洞窟安全保存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在我国境内受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中,敦煌莫高窟是受风沙灾害较为严重的一处。但是现在我们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防护效果明显的综合防护体系,积沙量减少了85%以上。同时,我们还加强壁画彩塑的日常保养维护,防止一些小病、小问题发展成为大问题,就像人一样,身体有不适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这样才能延年益寿,我们的文物也就能够留存的更久一点,保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新华网:作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代表,用几个词或几句话表述您理解的奋斗者应该有着怎样的品格?

  汪万福:我觉得还是用莫高精神概况更为恰当,那就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这是几代人凝聚的对敦煌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一个文化遗产保护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新华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的关注点是什么?

  汪万福: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关注的首先还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方面的工作。其次就是全国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平台的建设,有了这个平台就能够凝聚更多顶尖的研究人员,来解决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些难点。还有就是人才的保护、利用。比较有幸的是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颁布了《文物修复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我要关注的是这个“标准”在全国的推广落地,让一线的文物修复师也有上升的空间,获得归属感,这是我未来几年关注的重点。

  新华网:目前莫高窟的文物保护修复和利用处于什么水平?

  汪万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个官员考察了莫高窟后说:像敦煌研究院这样从大环境开始着手保护,进而到壁画的精细化保护,这可能在全球也是很少见的。现在我们已经对接近300个洞窟进行了数字化采集。这些图像通过处理以后,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要有网络,有电脑,你就可以去看,可以做一些研究。包括平时根本看不到的一些石窟、彩绘、壁画等等,现在都可以实现全球共享。(新华网客户端)

fengjun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