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双手发誓,会不惜一切代价,我们将继续在PS5平台上发布《使命召唤》的未来版本。”微软Xbox业务CEO菲尔·斯宾塞在法庭上如是说。
“那《暗黑破坏神》呢?你能保证它将在所有未来版本的PlayStation游戏机上发布吗?”
“我保证,会的。”
“你管得住微软吗?你现在说的话真能约束公司吗?”
这下给斯宾塞干沉默了,最后还是法官给打了个圆场:“我们先绕过这个话题吧。”
这场在法庭上庄严宣誓的抽象一幕,发生在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诉微软听证会的第二天。
自去年年初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以来,所摊上的麻烦事就一直不少,其中的一件便是在前几天发生的FTC听证会。由于这起收购涉嫌“垄断”,因此FTC几乎是牟足了劲儿,一心想要驳回微软的诉求。
但估计观众们也没想到,相比想象中的“高端商战”,法官、FTC律师、微软与索尼四方共同出演的这场官司堪称一地鸡毛,活生生上演了一出抽象剧。
一
在FTC诉微软听证会上,除了双方喷得有来有回之外,另一个特点便是大家看起来都像是“从来没玩过游戏”。
就比如负责审理案件的法官杰奎琳,她显然对游戏业一无所知,这点从她的提问就能看出来——“为什么大家在有电脑的情况下还要去购买Xbox?”
面对此等睿智问题,FTC的律师给出了同样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解释,“游戏电脑是一种特殊的电脑,(人们通常拥有的)电脑是普通电脑。”
其实说白了,如果只用来打游戏的话,游戏机的性价比要比能带得动3A大作的高端电脑高不少,这也让不少美国玩家更青睐主机。像《给她爱5》这种美国国民游戏的主机销量占比就要超过80%,然而这俩人就在这种常识问题上兜了半天圈子。
在质询时,FTC的律师和斯宾塞产生过这样一段灵魂对话:
“F76...这是一款赛车游戏吗?”
“是《辐射76》。”
但相较于FTC的律师,微软这边的逆天言论也不少。在提及《上古卷轴》系列时,微软的律师是这么描述的:
“一款是多人在线游戏,名叫《上古卷轴Online》,目前已在PlayStation平台上推出……《上古卷轴16》预计将于2026年作为单人游戏发行,他与《使命召唤》完全不同。
注意,他说在2026年发售的游戏是“上古卷轴16”而非“上古卷轴6”,而且就连后者也尚未正式公布发售时间,也不知贝塞斯达的员工们听了作何感想。
不过最想打出流汗黄豆的恐怕还得是索尼,在微软提交的法庭报告里,他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PlayStation将同样以399.99美元的价格出售更便宜的数字版本,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以相同的降价发布PS5 Slim。
尽管今年PS5新机的传言一直是满天飞,但索尼一直没有证实这个消息,结果没想到最终还是微软替索尼发布了新机,而且公布了准确的售价为399刀。
随后,微软又替索尼发布了PS5 Pro,声称索尼会同时发布多个新机型,还表示他们的新掌机Project Q价格不会高于300美元。
而且最乐的是,这些内容所出现的章节名为“游戏机市场必须包括任天堂”。
由于Nintendo Switch的标准售价为299美元,因此FTC方认为售价499美元的PS5和Xbox Series X同属于“高端游戏机市场”,与售价较低的Switch没有竞争关系。微软在这里提到了价格较低的PS5 Slim和Xbox Series S,是为了证明游戏机市场不以售价分野,任天堂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而证明任天堂的主机也有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是为了衬托出自己的“万年老三”地位。
“就装机基数、销量与收入而言,Xbox远远落后于索尼和任天堂,位居第三。通过排除任天堂,FTC人为地提高了Xbox的市场份额。”
尽管单从主机销量来看,目前PS5的表现的确要比Xbox好上不少,但这话从微软自己嘴里说出来,还是难免沾染了一股浓浓的怪诞味儿。
数据来源于外媒VGchartz
考虑到FTC诉微软的根本是因为他们涉嫌“垄断”,因此在这场大辩论中,双方的立场是完全颠倒的。起诉的FTC与证人索尼一方千方百计地想要凸显出微软在主机业界的重要地位,而微软又拼命证明自己对业界的影响微乎其微,双方可谓是频频爆典,为网友们贡献了一整年的乐子。
对此我也只能说是抽象,太抽象了。
二
其实自去年微软宣布了要对动视暴雪进行收购开始,就引发了各国反垄断机构的担忧。毕竟动视暴雪对游戏产业的影响本身就举足轻重,光是微软的收购价就达到了687亿美元,这场交易也是电子游戏史上涉及金额最大的一场收购。
而为了完全吃下动视暴雪在各个地区的资产与市场,微软必须取得多达十个以上不同地区机构的许可,这其中又以前文提到过的FTC、CMA(英国竞争和市场管理局)以及EUC(欧盟委员会)三个拥有“一票否决权”的监管机构为主。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任务艰巨,像是在收集七龙珠”。
不过所幸大多数监管机构倒也没有难为微软,像日本的JFTC(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就光速批准了微软对动视暴雪的收购。毕竟在日本市场,PlayStation的销量恐怕是Xbox的几十倍,就这还说微软涉嫌垄断实在是太牵强了点。
随着今年大多数国家监管机构对微软的批准,这场收购案似乎是已经板上钉钉,不过微软还是碰上了硬茬子。
像代表着欧盟的EUC,在去年底经过调查后就对微软发布了警告,而理由我们也不难想象。
“通过收购动视暴雪,微软可能让消费者无法访问动视暴雪的主机游戏及PC电子游戏,尤其是像《使命召唤》这类知名度高并且大获成功的游戏。”
简单地说,就是EUC害怕微软拿了动视暴雪的游戏转手直接独占,《使命召唤》这个IP在欧美市场可谓举足轻重,一旦Xbox独占将对市场现状造成重大影响。另一方面,EUC也担忧收购对云游戏与游戏订阅制的影响。
随后,微软很快做出了多项承诺,他们向EUC保证不会搅乱云游戏市场。后来EUC经过调查又认为其实《使命召唤》对欧洲玩家的影响不算太大,而索尼拥有其他方式来制衡微软的收购,所以他们也没有对微软做出太苛刻的要求。
最终EUC在今年5月批准了这项收购,结果有趣的是,看到这个消息,英国人反倒最先急了。
在EUC宣布批准收购后,CMA驳斥了EUC的决策,并声称“微软将会在未来的十年里在市场中制定规则与条款。”
相比EUC对云游戏市场的顾虑,CMA的理由要实际得多。由于微软在电脑市场中本身就有着重要的地位,毕竟大家都在用Windows,如果他们将以自己占优势的“生态系统”与动视暴雪的内容相结合,那么像谷歌、亚马逊等对手也将难以匹敌,从而被隔绝出游戏市场。
而且如果动视暴雪停止为索尼提供内容,那么将极大地削弱索尼的竞争力,尤其是《使命召唤》这种头部IP。总而言之,CMA是真的害怕“索尼倒了”,而微软将达成对游戏市场的垄断。
在此前,他们对微软的提议是对动视暴雪的部分业务进行拆分,尤其是剥离掉《使命召唤》的相关业务,但微软否决了这项提议。
于是在今年4月,CMA否决了微软对动视暴雪的收购。更乐的是不久之后他们还添了条新规,“令动视暴雪不得直接或间接收购微软的任何股份”,生怕这两家整出一个反向收购钻了空子。
被CMA阻碍的微软只得向他们提出上诉,不过在这之前微软面临的还不只是CMA,FTC认为微软此前有着”出尔反尔“的先例,因为在他们收购bethesda的母公司ZeniMax Media之前,微软也承诺不阻止游戏登陆竞争对手的平台——但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星空》就是Xbox与PC独占。
当前FTC的主席莉娜·可汗被媒体誉为“反垄断斗士”,可谓不折不扣的反收购鹰派。为了阻止微软对动视暴雪的收购,FTC向法院提出了给予微软临时限制令和初步禁令的请求,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出现的那一幕。
在这场诉讼中,双方都极尽卖弱之能事,而微软在此前疯狂受嫌弃的证明,这次反倒是成了他们的武器。
就比如动视暴雪CEO鲍比·考迪克对Xbox平台的价格歧视,相比平时的三七分成,在Xbox上《使命召唤》就得二八分,否则动视暴雪就不让《使命召唤》系列登陆Xbox。在法庭上,斯宾塞也只得反复强调,Xbox已经输了,而且输的不仅是索尼,就连任天堂也打不过。总而言之——就是突出一个卖惨,再配上不怎么懂游戏的双方律师加一个法官,让整场庭审都显得有点抽象。
而在另一侧,索尼也没有闲着,作为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他们向法庭提供了大量资料和证据——结果这下案子变得更抽象了。
因为索尼提供的资料需要公开,所以他们需对一些机密数据进行加密,但负责处理文件的人员对此实在太草率了点,他只用了一支信号笔将其涂黑,结果被网友一扫描,这些数据就全曝光了。
这些曝光的内容种类繁多,就比如部分索尼第一方游戏的开发成本:
《地平线:西之绝境》的团队规模最大时有300名成员,研发成本约为2.12亿美元。《最后生还者:第二章》的开发团队大约有200人,研发成本为2.2亿美元。
还有《使命召唤》对索尼的重要性:
2021年,有超过600万名的玩家把70%的游戏时间花在了《使命召唤》系列上,还有超过100万名玩家只玩这款游戏。一旦该游戏离开PS平台,那么仅在美国市场,索尼一年就会损失8亿美元。
估计索尼自己也没想到,正在打官司的微软还没啥事,反倒是自己的底裤先被扒掉了。
三
其实放到现在来说,“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这事仍未盖棺定论,每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法官的判决。
但从形势上看,微软似乎稍微更胜一筹,外媒记者JezCorden发了个投票,有3/4的人认为FTC拿不到他们想要的临时限制令,而微软能继续推进他们的收购进程。
不过一旦判决结果对FTC有利的话,那么微软很有可能会放弃这笔收购。如果FTC拿到了临时限制令,微软的收购将会停滞,随后在今年8月,FTC行政法法官还会重新审理此案,而微软则面临着“在7月18日前完不成收购就要交30亿美元违约金”的窘境。
不过其实对玩家而言,这场收购案所能带来的影响还尚未显现。你要说微软问究竟“垄没垄断”,我也只能说是“如垄”。
微软此次的收购,理由总不会是因为斯宾塞心善,《星空》不上PS5就是个先例。而在另一侧,索尼的独占政策也是一贯传统,比起微软也只能说是“大哥不笑二哥”。
而在事件盖棺定论之前,我们也只能继续观望这出豆瓣评分2.0的抽象剧了——但至少这起案子是真的贡献了一堆乐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