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忧患实多。烦恼说不尽,痛苦藏心头,真是让人难受。
只不过,凡事还得想开一点,苦中作乐,自得其乐,才能让心情变好。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达人,喜欢诗词的朋友一定要关注我哦!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4首自得其乐的极品诗词,让人忘记烦恼,淡定从容过日子。喜欢诗词的朋友,赶紧收藏起来吧。
第1首,《清平乐·闲居书付儿辈》:有儿事足,一把茅遮屋。若使薄田耕不熟,添个新生黄犊。闲来也教儿孙,读书不为功名。种竹浇花酿酒,世家闭户先生。
这首词的作者是明代文人陈继儒。陈继儒号称眉公,著有《小窗幽记》等作品,虽然没有什么功名,却因为才华而得到人们的欣赏。
我们看这首词,是陈继儒写给儿子们的,表明他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潇洒心态。
虽然家里是“一把茅遮屋”,并没有北上广深的大房子,只是农村的一个破屋子,但是陈继儒依然觉得富足有余了。
他说,如果耕田吃力的话,那就再买一只小黄牛,让农事更好开展。
毕竟陈继儒不是彻底的老百姓,他结交各路名流,手上钱还是不少的,买个牛当然是绰绰有余的。
就好像陶渊明一样,我们都称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欣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但至少陶渊明还拥有自己的田产,可以诗意生活。不是那些必须要租田交租还要受到各路人欺压的泥腿子可以比拟的。
陈继儒也是如此,我们万不可因为“一把茅遮屋”,就把陈继儒与某些穷得揭不开锅的真正穷人相提并论了。
闲来也教儿孙,读书不为功名。这两句也很有意思,相当耐人寻味。
我们知道,古代一直提倡,学而优则仕。还要一首流传天下的歌谣:“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女颜如玉……”
因而古代天下人铆足了劲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发财,就是为了以后捞一笔。
明代的科举制度以八股文取士,更是将读书的意义功利化了。
我们看《儒林外史》,一堆所谓的读书人,只知道八股制义,却连基本的诗词歌赋都不懂,真正是“斯文败坏”了。
然而,也是在明代,新的思想开始萌芽,诸如陈继儒等人就看到读书并不只有功利的一面。
陈继儒的读书,乃是为了兴趣与个人的修身,一句“读书不为功名”,在大明朝显得独树一帜,看上去有些另类,其实却体现了人之性灵。
种竹浇花酿酒,则是写陈继儒的潇洒生活,体现了陈继儒对自己生活的满足。
整首词是以一个父亲的口吻写给儿子的,但同时也是陈继儒的自我陈说,乃是陈继儒将自己精神剖析给外人看,以一种自得其乐的情怀感动着千百年后的人们。
第2首,《浣溪沙·初夏夜饮归》: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这首词同样是陈继儒所写,内容是写初夏的晚上喝酒归来,字里行间皆是惬意。
“蟪蛄”就是蝉,知了。“蟪蛄”和“一池荷叶”都体现出初夏的季节特点,写诗词不是闭门造车,不是随口胡扯,而是要体现生活,才能让读者信服。
这首词将初夏的夜写得非常美好,说是写景,其实是写作者的心情。
正因为心情美好,所以笔下的世界才如此优美。有月色可爱,有梓树花香,有知了叫声,有歌声,有笑声,有读书声,声声动听,令人心旷神怡。
整首词语调欢快,文笔清丽,流畅自然,作者自得其乐,读者也能与之同乐,让人感受到欢乐满满。
第3首,《行香子》:水竹之居,吾爱吾庐。石粼粼装砌阶除,轩窗随意,小巧规模。也清幽,也潇洒,宽舒。懒散无拘,此乐何如!抚阑干临水观鱼,风花雪月,赢得工夫。炷些香,图些画,读些书。
这首词同样写的是读书人自得其乐的心情。一间小屋,靠近水,环绕竹,装点石头,环境清幽,生活美好。
而身处小屋中的读书人,可以观鱼,可以画画读书,可以享受着人生的风花雪月,真是滋润啊。
整首词突出一个“乐”字,字里行间都是一种快乐的心态,让读者有所共鸣,瞬间忘记了人间的烦恼。
当然,如果一个人本身有太多烦恼,看到这样的词,只怕心里会有嫉妒与不平的情绪滋生:“为什么别人生活这么快乐,为什么自家的生活如此憋屈?”
第4首,《行香子》:阆苑瀛洲,金谷琼楼,算不如茅屋清幽。野花绣地,莫也风流。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
酒熟堪篘,客至须留,更无荣无辱无忧。退闲一步、着甚来由。倦时眠,渴时饮,醉时讴。
这首词与上面一首意思类似,都是体现作者自得其乐的惬意与满足。
对作者来说,不管是神仙缥缈(阆苑瀛洲)还是富贵人间(金谷琼楼),都比不上自己的小茅屋。
所谓,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狗屋。作者可以享受着春夏秋冬的美好时光,想喝酒就喝,有想睡觉就睡觉,想喝水就喝水,想唱歌就唱歌,真是满满的幸福感。
而且作者还不是孤独的,还有客人前来,一起享受美好时光。如此生活,真是令人羡煞。
文章评论